首页

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推荐 >> 教学科研 >> 正文
​我校检验团队石彬副教授在期刊《Theranostics》发表封面综述论文
2025-08-03 01:23 (阅读:)

近日,我校检验团队石彬副教授联合四川大学张舒羽教授团队在期刊《Theranostics》(IF=13.3)发表封面综述论文,题为“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 drives dynamic genome plasticity: emerging roles in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clinical potential”文章系统总结了eccDNA的形成机制、研究方法及其在多类疾病中的功能作用,并提出了“压力选择理论(Stressselectiontheory)”。

近年来,肿瘤的异质性、快速进化及治疗耐药问题日益成为精准医学研究的核心挑战。传统聚焦染色体DNA的研究在解释某些高度动态的基因调控现象方面存在局限,染色体外环状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 eccDNA)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该理论从适应性进化的角度出发,提出细胞在经历放疗、化疗等环境压力时,会选择性保留并扩增某些具有功能优势的DNA片段以形成eccDNA,进而提高存活率,促进细胞持续增殖并形成治疗耐受。这一理论指出eccDNA在癌基因扩增、基因表达调控、免疫信号激活及治疗响应等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具有作为“应激状态下基因拷贝库”的潜在生物学意义,为肿瘤进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章还回顾了eccDNA在DNA损伤修复、染色体断裂、染色体碎裂和凋亡等过程中的形成路径,介绍了包括Circle-Seq、长读长测序、单细胞eccDNA分析等关键研究工具。同时,文章还梳理了eccDNA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自身免疫病等疾病中的表达特征,探讨了其在液体活检、靶向治疗和精准医学中的应用前景,为后续相关疾病机制研究与临床转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参考路径。

我校检验团队石彬副教授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放射研究室张舒羽教授和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余道江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373523、82473574)资助。(审核:一审李晓,二审上官腾飞,三审杨清玉,图文来源:检验医学院)

论文链接:DOI: 10.7150/thno.111765.

地址: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校园1号路(新蒲校区)
          遵义市汇川区大连路201号(大连路校区)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金海岸(珠海校区)

校办电话:0851-28609388  28642444(传真)   本科生招生:0851-28205801  28204791
研究生招生:0851-28643580  成教招生:0851-28609685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遵义医科大学  黔ICP备06003261号-2 贵公网安备52030002001152号

版权声明 | 隐私声明 | 网站地图